棕榈巴丹凤头鹦鹉(又叫:棕榈巴丹)外形漂亮,脸部没有羽毛,这一点和金刚鹦鹉类似,所以又被叫做“椰子金刚”。棕榈巴丹鹦鹉体长55~68厘米,分布在新几内亚与周围的岛屿,以及澳洲昆士兰的约克角半岛北部地区。 棕榈巴丹凤头鹦鹉多栖息于热带雨林中,森林边缘地带、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,有时单独活动,常成对或5、6只**活动,用巨大有力的嘴剥开又大又硬的种子与坚果食用,主要食物有坚果、种子、水果、嫩芽、浆果等,有趣的是它们脸部的颜色会依情绪而改变,受惊吓或兴奋时会由粉红色变深红色,繁殖期在8月至翌年2月。相关亚种有:艾特瑞木斯棕榈凤头,戈利亚棕榈凤头,范沃特氏棕榈凤头。 棕榈巴丹凤头鹦鹉饲养注意事项 笼养的棕榈巴丹凤头鹦鹉很活泼好动,适应新环境强,啃咬力强,应提供新鲜的树枝供啃咬,较为安静,不会无缘无故大声叫喊。人工饲养应采用金属笼或金属架。成对饲养时,笼舍应在1米3以上。单只饲养可用挂式金属架,架的两边设置金属的食罐和水罐。要常检查锁链牢固情况,以免鹦鹉咬断后逃逸。冬季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6℃,夏季在30℃以上时应加强通风,降低温度。食物以葵花籽玉米、花生米、高粱、稻子为主,定期补充微量元素添加剂等。 棕榈巴丹凤头鹦鹉繁殖需要大的鸟舍,繁殖期间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,窝只产1颗卵,偶尔两颗,孵化期28~35天,羽毛长成13-16周。 |
2021-02-16
2021-01-31
2021-01-31
2020-11-10
2020-11-10
请发表评论